在投递签证申请的路上,申请人费尽心思整理的文件,终将送至政府的出入境部门审核。即使缴交的文件己达到申请要求,相关部门的官员对于签证的审批握有最终批核权,官员对签证的审理除了考虑证明文件,还有许多非明文的审核准则。
笔者曾听同行谈到某年某地的工作签证失败率高的离奇,由于当时正处于经济周期下行,当地的失业率高攀不下,即使申请人的条件优秀,职位也具有不可取代的技术性,政府当局也随即收紧工作签证的审批手续,不单让申请人到海外工作的想法落空,当地的雇主也无法依照其工作职位的要求聘请最适任人选,其实是一举两失的做法。但政府考虑到本地的劳工市场的失业率,而收紧高阶工作签证的名额,是常见手法。
签证申请被拒,并非单纯重新提交申请就可了事!在申请人再次提交申请时,有很多地区的出入境官员都会抽调过往的申请纪录再作检视,并以之作为当次签证审核的考虑基准。失败的签证申请也很有可能被纪录在案,并被视为「不良纪录」,在重新申请签证时,也很有可能用作证明,向申请人质疑。假如申请人不能合理解释,即使提出新的有力证据,签证也有很高的机会再次被拒,甚至剥夺上诉的机会。
假如此时想委托专门机构或律师办理,他们了解申请人的不良纪录,并需要额外花费时间去研究申请人过往申请签证情况,了解当局拒发理由,再为申请人度身整理申请文件,重新提交申请,或进行上诉。在行政程序上,比一开始即委托代理更为繁复。而且在这个情况下,即使委托专业人员,签证获批的成功率也会大为降低。有些机构甚至会因为申请难度高,而直接婉拒委托。对申请人来说,为了节省委托专业人员的费用,不单损失了更多金钱,更失去了到海外生活的宝贵机会,算是因小失大。
欢迎按这里开始与启源的专业移民顾问咨询
在签证审核的过程里,握有最高审批权力的,只有负责审核的官员。在准备申请文件时,绝对不能先入为主,认为自己一定符合某个项目的要求。出入境官员每日审理成百上千个申请个案,对相关法例的了解一定被申请人更加深入。如果尝试自行辩解,必须要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证。若单纯以己度人,不单止不会为自己加分,有可能达不到申请条件的要求,而错失良机,还会留下不良纪录,影响后续流程。
笔者曾听闻一个申请个案,申请人对自己的身份资格过分自信,以为自己受养人(Dependent)的身份,固然必定享有与某项签证主申请人相同的权利,甚至还搬出他认为符合资格的法例条文,撰写上诉信反驳政府当局的拒签信。殊不知该项签证是有附例要求,当局官员逐一条例反驳上诉信件,甚至还在信末注明不再接受该次申请提交的上诉信!幸运的是,信中也附上该项签证应该参考的条例,并建议申请人重新作出申请。而该次失败的签证申请也未有作为不良纪录留有档案。
现时坊间不少代办机构总以签证的成功率作为广告标榜,甚至言之凿凿,作出不成功不收费的承诺。其实过往经验并不一定能与签证的成功率直接挂钩!有些代办机构衡量过成功机率后,很有可能已经筛选了成功率比较低,又或是只愿接受有十足把握的个案,拒接难度太高的委托。当然,代办机构的成功率高,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他们与经验丰富。但每个签证申请的个案,申请人都有不同的资历条件,每个案例都需要代办方为申请人量身定立最适合的申请方案。因此申请人来选择代办方协助时,不要被广告说辞迷惑,而是要面对自身在申请上会遇到的难题!
诚如上文所述,坊间不少代办机构以不成功不收费作为号召,但其实他们宣称的成功案例,是经过筛选的高成功率案例,因此作出「不成功、不收费」承诺并没有太大意义。然而这种宣传却造成了一种错觉,认为这是所有的签证或移民项目的惯例。其实即使签证被政府当局拒批,也不能否决代办机构在申请签证的途中,为委托人所付出的努力。在递交申请文件时,代办机构已按要求,打点了每一个签证要求的细节,甚至还曾未雨筹谋,为委托人的个案费神安排,即使签证被政府部门拒绝,他们所付出的工作也不曾减少。
代办机构能做的,就是按委托人的条件,以及政府部门的要求,来准备需要提交的文件,作为申请的辅助证明。委托人不应该把申请签证的风险转嫁到代办机构身上,并将申请签证的责任全然推卸给代办机构。毕竟政府部门才能作出是否发出签证的最终决策!
假如您有到外地生活的打算,欢迎与启源的专业移民顾问咨询(请按这里),让启源在申请签证的路上助您一臂之力!